欢迎访问山东成人高考网!本网站为民间交流网站,官方信息以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为准。
山东成考专题:
2023年山东成考报名入口 报名时间 考试时间 报名条件 报考费用 考试科目 加分政策 准考证打印 录取分数线 成绩查询 录取查询

2012年成人高考必看“毛概”论述题汇总(3)

山东成人高考报名指导入口
高起本

2012年成人高考必看“毛概”论述题汇总(3)

2011-10-18 20:01:32 809 来源:山东成人高考网
山东成人高考视频号
  1、试述党对农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理论。

  在对农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我党和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了一条农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

  (1)关于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的主要内容是:

  ①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相结合。一方面,通过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割断城市资产阶级与带有自发倾向的个体农民的联系,推动城市私营工商业者接受社会主义改造;另一方面,通过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巩固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成果,实现两大改造的相互促进。

  ②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与发展农业生产并举。把发展农业生产力与改造农村生产关系结合起来,以推动农业生产,巩固农业合作化的成果。

  ③走“先集体化,后机械化”的农业互助合作化的发展道路。在土地改革后趁热打铁,发展互助合作运动,实现集体化,在此基础上,逐步实现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

  ④坚持自愿互利,循序渐进的原则,引导、说服、教育农民逐步走上社会主义集体化的道路。

  ⑤坚持党的领导,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正确执行党在农村的阶级政策,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中蕴藏的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积极性。

  (2)关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的主要内容是:

  ①把中国资产阶级划分为官僚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两部分。对官僚资本采取没收的政策;对民族资本采取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

  ②把国家资本主义作为利用、限制、改造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通过和平的方法对资本家进行赎买。国家资本主义是一种同国家政权结合并受国家政权控制的资本主义经济。其性质和作用完全取决于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和条件;其实质是通过和平赎买,而不是没收的方式;将资本主义私有制有偿地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其具体实现步骤是,先把私人资本主义纳入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和国家计划轨道,然后再把国家资本主义转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其结果是实现双重改造,把对所有制的改造和对人的改造结合起来。

  2、试述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是历史的必然。

  中国之所以必然从新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是因为:

  (1)向社会主义转变是由近代中国国内和国际环境决定的。

  ①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没有力量领导民主革命取得胜利,不可能在中国建立资本主义社会。

  ②中国民主革命是在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取得胜利的,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当然不能容许资产阶级独占这个胜利果实,建立资本主义社会。

  ③中国革命所处的国际环境,也不容许中国在民主革命胜利后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④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时候,就已经认识到民主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并为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在政治上、经济上、理论上和干部上作了长期的准备。

  (2)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走社会主义道路,尽快变农业国为工业国,彻底消灭剥削制度的强烈愿望,完全符合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历史必然。

  ①实现国家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物质基础和必要条件。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三年的努力,国民经济恢复工作胜利完成,但我国仍是一个生产力十分落后的农业大国。只有加速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的状况,更快地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国家的综合实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充分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②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全面的社会主义改造,是迅速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迫切需要。当时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私人资本主义企业同国家经济政策、同国营经济的矛盾越来越明显。因此,只有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之间的矛盾,解放被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束缚的生产力,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

  ③对个体农业和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发展农业的提高整个社会生产力的客观需要。一方面,土地改革后,广大个体农民为避免重新两极分化以及发展农业生产的需要,确实有走互助合作道路的要求;另一方面,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对农业产品的需求日益扩大,也必然将分散的农业和手工业及时引导到社会主义集体化的道路上来。

  3、试述新中国的诞生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20世纪中国的一次历史性巨变。

  (1)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翻天覆地的巨变。它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此结束了自鸦片战争以来,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奴役广大劳动人民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任人宰割的屈辱历史,实现了中国的独立、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这是中国历史的伟大转折点,中国社会从此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2)1956年,我国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标志着中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伟大转变,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中国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具有重大的意义。

  第1、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是我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在一个人口众多、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发展中大国,完成消灭私有制的壮举,不仅没有造成生产力的破坏和社会的巨大动荡,反而实现了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并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拥护,创造了人类社会发展史的空前奇迹。

  第二、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使我国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基本上建立起来,几千年的剥削制度已经基本消灭,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解放和发展,为我国社会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三、在社会主义改造实践中,我党和毛泽东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在人类历史上第1次成功实现了马列主义关于对资产阶级和平赎买的设想,并创造了一系列由低级到高级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形式,同时把对经济制度的改造和对人的改造结合起来,从而用新的经济和思想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4、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第1代领导集体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方面取得了哪些理论成果。

  这些理论成果具体为:

  (1)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党的主要任务。中共八大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的分析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2)提出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毛泽东认为,要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就必须实现国家的工业化。中国工业化建设的速度的快慢和规模的大小必须和国力相适应。走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还必须正确处理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正确处理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中国和外国的关系。

  (3)对经济体制和管理体制进行了初步的思考。三大改造完成之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所有制结构以及经济管理体制等问题进行了思考,提出了不少正确的政策思想,例如毛泽东提出了可以消灭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的思想;陈云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设想;刘少奇、周恩来提出了把资本主义经济作为社会主义经济补充的思想。这些思想为后来改革开放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4)提出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的学说。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如何处理社会政治生活和意识形态领域中的各种矛盾,使国家保持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以利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毛泽东进行了深入探索。这方面的思想理论集中反映在毛泽东《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著作中,尤其是《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毛泽东运用辩证法,科学地分析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提出要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并为此提出了一系列方针政策,这就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建设事业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成考倒计时

10/16/2023

立刻定制专属提升方案

获取方案 OR 点我咨询 点我关注 点我加群

山东成考网申明:

(一)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以教育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注明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均为转载体,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方式:邮件363612124@qq.com

上一篇: 2012年成人高考必看“毛概”论述题汇总(4)

下一篇: 2012年成人高考必看“毛概”论述题汇总(2)

【2023考试时间:10月17-18日】

山东成人高考指导报名 山东成人高考成绩查询

距2023山东成人高考报名结束:还有

10/16/2023

【请广大考生提前备考】

考生必读
  • 考生交流群

  •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加入微信交流群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最新更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