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山东成人高考网!本网站为民间交流网站,官方信息以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为准。
山东成考专题:
2023年山东成考报名入口 报名时间 考试时间 报名条件 报考费用 考试科目 加分政策 准考证打印 录取分数线 成绩查询 录取查询

2012年成人高考必看“马哲”论述题汇总(6)

山东成人高考报名指导入口
高起本

2012年成人高考必看“马哲”论述题汇总(6)

2011-10-18 20:09:11 928 来源:山东成人高考网
山东成人高考视频号

  1、试述科学技术是第1生产力的原理及其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意义。

  (1)科学是人们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技术则是自然科学知识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科学技术虽不是生产力的独立要素,但当它渗透到生产力的三个基本要素之中,就会引起生产工具、劳动对象、劳动者发生重大变化,并转化为直接生产力,从而推动社会生产迅速发展。

  (2)在现代社会中,科学技术不仅是一般的生产力,而且是第1生产力。因为:

  ①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生产力发展中最重要的因素。在古代,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主要依靠人们体力劳动;在近代,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经济的增长,主要因素仍然是资金、劳动力和资源的投入;而当代,科学技术因素在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比重中超过一半,有些地区和部门甚至高达60%?90%。从而,科学技术因素成为与古代和近代生产力相区别的基本特征之一。

  ②科学技术已全面渗透到生产力诸要素之中。无论是劳动者技能的提高,劳动工具的变革和创新、劳动对象的开拓,还是生产力诸要素的合理配置,生产活动最优化的组织管理,都是通过科学技术的作用来实现的。科学技术与生产已经一体化了,已经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大杠杆。

  ③科学技术对现代社会生产的发展具有主导作用和超前作用。科学技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从一定意义上说,它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3)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意义。

  ①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1生产力,这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与时俱进的重大贡献;

  ②科学技术是第1生产力,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发展科学技术提高到战略性地位,认识“科教兴国”的重要性。

  ③现代科学技术对发展生产力的巨大推动作用,要求我国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发挥科技人员的作用,把科技成果应用于生产,转化为现实生产力。④科技是第1生产力,要求我国必须发展高科技的知识经济,从而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早日实现。

  2、运用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原理,说明应当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我国的人口问题。

  (1)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原理告诉我们,人口生产必须与物质生产相适应,既不能抽象地说人口数量越多、密度越大、增长越快越好,也不能反过来说人口数量越少、密度越小、增长越慢越好。只有与物质生产相适应的人口状况,才最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发展。

  (2)我国面临着严重的人口问题。突出地表现为人口数量多,一段时期内增长过快,人口生产与物质生产的比例严重失调,从而导致了人口生产与经济建设之间的尖锐矛盾,并且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

  (3)我国造成严重的人口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对于我国面临的严重人口问题,必须采取适当措施加以解决。一是必须自觉地、有计划地对人口进行调节和控制,降低出生率,把过多的人口数量逐步降低;二是要提高人口质量,提倡优生优育,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优化人口结构。我们既要看到我国人口问题的严重性,又要对我国人口问题的解决充满信心。

  3、试述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原理及其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意义。

  (l)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是指社会意识在反映社会存在,被社会存在所决定的同时,还具有自身的能动性和独特的发展规律,它的发展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并不总是保持着一致和平衡。

  (2)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

  ①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

  ②社会意识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

  ③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④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⑤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反作用,它可以促进或阻碍社会存在的发展。

  (3)掌握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原理,对于建设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①由于社会意识的发展同社会存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完全同步性,因此,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就可以建设高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②由于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自身历史的继承性和独特的发展规律,因此,努力继承祖国的一切优秀精神文化遗产,遵循社会意识发展的特殊规律,就会有力地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发展。

  ③由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反作用,因此,建设先进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就会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并保证它的正确发展方向。

  4、运用社会意识的反作用原理,说明我国当前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

  (l)社会意识的反作用原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这种反作用表现为两种情况:一是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二是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消极的阻碍作用。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必须通过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才能实现。

  (2)这一原理对我国当前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

  ①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阶段既存在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先进的社会意识、思想道德,它作为主导方面对社会主义的发展起促进作用;但同时也存在着腐朽、落后、反动的社会意识、思想道德,它腐蚀毒害人们的心灵,对社会主义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②这一原理是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理论依据。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就是用先进的社会意识,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思想道德观,教育人民,对干部和群众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抵制资产阶级和一切剥削阶级腐朽的思想道德观,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造就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人才。

  ③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和道路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5、试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应如何正确对待祖国的传统文化。

  (l)传统文化通常是指历史上延续下来的民族文化,它或指历史上延续下来已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或指本土的民族文化。一般说来,本民族的文化由于植根于本民族的土壤之中,代表着本民族的整体意识和价值取向,往往更具有巩固性、持久性和相对稳定性,也更容易从历史上沿袭下来。因此,传统文化一般也就是民族文化。

  (2)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我们应该特别注意正确地对待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第1、文化是有继承性的,任何一种新文化的诞生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中华民族的先人们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我们决不可视而不见,更不能视为包袱,丢掉了之。没有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

  第二、传统文化是有两重性的,必须正确对待,批判继承。任何传统文化都可以分为精华和糟粕两部分。

  一方面,任何一种文化,总有其积极的、合理的一面;另一方面,任何一种文化,都会存在某些落后的、消极的、保守的因素。因此对待传统文化,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全盘肯定和全盘否定都是错误的。我们要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切优秀成果,使其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服务

成考倒计时

10/16/2023

立刻定制专属提升方案

获取方案 OR 点我咨询 点我关注 点我加群

山东成考网申明:

(一)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以教育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注明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均为转载体,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方式:邮件363612124@qq.com

上一篇: 2012年成人高考必看“马哲”论述题汇总(7)

下一篇: 2012年成人高考必看“马哲”论述题汇总(5)

【2023考试时间:10月17-18日】

山东成人高考指导报名 山东成人高考成绩查询

距2023山东成人高考报名结束:还有

10/16/2023

【请广大考生提前备考】

考生必读
  • 考生交流群

  •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加入微信交流群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最新更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