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加入微信交流群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是一年开学季,告别暑假,同学们迎来崭新的学期。济宁市北门里中心小学的开学第1天,传统文化礼仪教育成为开学第1课的主要内容,让孩子们感受到了浓浓的“中国风”。
9月3日,北门小学开学第1课《我们的入学礼》开讲啦。在济宁市博物馆的鼎力支持下,二年级和四年级的同学们在学校报告厅接受了传统礼仪教育。
据悉,从汉代以后,入学礼和成人礼、婚礼、葬礼已经并列为人生四大礼,受到了格外的重视。古代儿童一般四到七岁入私塾读书,称之为“开书”、“破学”或“破蒙”。
“入学礼”大致有四个环节:一是“正衣冠”。《礼记》有云:“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古人非常重视仪表,认为“先正衣冠,后明事理”,让学生注重自己的仪容整洁,是首要的一课。二是“拜先师”。步入学堂后,先要举行拜师礼。学生先叩拜至圣先师孔子神位,双膝跪地,九叩首;然后拜老师,三叩首。接着学生向老师赠送六礼束修。三是“洗净手”。行过拜师礼后,学生要按先生的要求,将手放到水盆中“净手”,正反各洗一次,然后擦干。四是“开笔礼”。这是开学礼中最后一道程序,包括朱砂开智、击鼓明智、描红开笔等。
参与此次开学礼学习的王一诺同学说:“我感觉中国古代礼仪特别美,特别儒雅,真想穿越回汉代好好跟着祖先学习学习。”一位参与观摩的学生家长说到:“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中华美德源远流长,希望学校多开展这样的活动,让传统文化扎根于小孩子内心深处。”
成考倒计时
立刻定制专属提升方案
山东成考网申明:
(一)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以教育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注明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均为转载体,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方式:邮件363612124@qq.com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