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加入微信交流群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挖掘乡村遗产要素,保护好传统村落、古街区、古树木,全面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实现守得住历史记忆,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情乡愁。7月20日上午,政协山东省济阳县委员会和山东建筑大学建筑城规学院联合开展的“济阳县乡村遗产要素普查调研”活动在在济阳县清宁村清宁书院启动。县政协主席、党组书记任道胜、县政协副主席张乃杰、张学兰、魏长亭、乔红兵、于爱华、县政协秘书长盛伟,山东建筑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刘运动、校团委书记范倩、建筑城规学院党委副书记朱丽华、副院长任震,山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侯朝晖以及山东建筑大学师生、政协课题组成员共两百余人参加了启动仪式。此次活动还受到山东省实验中学的高中生们的关注,并积极加入到调研志愿服务团队中。
启动仪式上,济阳县政协主席任道胜指出,济阳是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的重要分布地区。随着历史的变迁,诞生了“济阳八景”等自然人文景观和鼓子秧歌等民间艺术瑰宝。当前省市正在加快推进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建设,济南“携河发展”战略进入重要实施阶段,全县上下按照县委、县政府战略部署,加快建设济南北部新城,济阳发展迎来了历史性的时刻。但同时,一些传统村落因城镇空间的拓展面临消失,因此迫切需要对乡村遗产要素中传统村落、古街区、古树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普查调研,并进一步做好挖掘保护和传承开发工作,这在当前实现乡村振兴的战略要求下,开展这项工作非常必要。
建筑城规学院副院长任震强调,乡村振兴重点在规划,调研是前提,必须认真做好调研活动,拿出高质量的调研报告,为下一步开展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夯实基础。建筑城规学院立足乡村建设发挥专业人才优势,成立山东建筑大学生态宜居乡村发展研究院,服务乡村振兴,积极开展理论研究与实践服务。此次调研活动以专业教师为核心组建高质量高水平的调研队伍,吸引了大学生专业志愿者走进农村,通过研究传统建筑风格与细节特点、搜集整理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打捞传统村落上附着的文明范式,从学术研究与实践结合的层面对济阳县域乡村遗产要素开展调研,充分展现了“三师下乡”(建筑师,规划师,教师)的积极意义。
成考倒计时
立刻定制专属提升方案
山东成考网申明:
(一)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以教育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注明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均为转载体,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方式:邮件363612124@qq.com
延伸阅读